|
"攝影大講堂"走進威寧兔街时间:2017-06-20 阅读 文 聶宗榮 攝影 陳科國 吳建華 王勇 徐盛其 劉勇 王琴 張衛東 正當全市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全面實施之際,市文化館、市藝術攝影協會將"攝影大講堂辦到了位于烏蒙山深處的威寧自治縣兔街鎮。 兔街鎮位于威寧縣城以北約74公里,地處烏蒙山的腹地,屬“兩省(貴州、云南)三縣(威寧、赫章、彝良)”的邊緣結合部,是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3月4日,市文化館的藝術家及織金、赫章、威寧、金沙、納雍等縣的攝影大講堂的學員及《畢節日報》《烏蒙新報》、《威寧報》、威寧電視臺的新聞記者四十余人組成的采訪團,走進兔街用手中的畫筆和鏡頭記錄兔街經濟社會在脫貧攻堅建設小康社會中發生的變化。 上午采訪團一行站在高處放眼一望高原村種植2000畝地膜覆蓋著的油用牡丹和三膜馬鈴薯,滿山雪白,牡丹已鉆破地膜長出嫩牙;新光村的萬畝油茶基地滿山遍野的粉紅色的油茶花競相開放……伴隨著攝影師手中照相機快門咔嚓、咔嚓聲記錄下兔街鎮調整產業發展的成果,產業調整將助力打破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百姓的僵局。 兔街鎮是一個多民族的鄉鎮,居住在這里漢、彝、苗等民族和諧相處,中午采訪團來到高原村,彝族小廣場正在舉行高原村十星文明戶的評選,身著節日盛裝的彝、苗同胞載歌載舞歡迎采訪團的到來。高原村的苗輝同胞楊世福,自幼雙目失明,酷愛音樂,音樂成了他一生的寄托,他雖然看不見了兔街鎮在扶貧攻堅中的變化,但從生活和聽覺上感覺到社會的發展變化,他用電子琴彈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回“的樂曲,當他彈起“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樂曲時,參加評議會的漢、彝、苗族青年不由得同聲高歌“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兔街鎮地形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石林、天坑、天池等自然景觀。春天山茶花盛開,春夏之交高山上杜鵑花姹紫嫣紅,還有千年紅豆杉等很多古樹名木,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 采訪結束返回威寧前,鎮黨委書記穆春林與采訪團交談時說:交通基礎建設是制約兔街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兔街鎮正加強以公路、教育、水電為重點的基礎建設為突破口,帶動各項產業發展。全鎮干部職工和3萬多各族群眾將攜手同心全力打造兔街改革發展升級版,以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為主線、以威寧精神為動力,為到2020年與全縣同步建成不含水分、實實在在、老百姓認可的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畢節市文化館中鼓樂團下一篇畢節市文化館祥韻二胡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