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沙縣民間藝術團體管理的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日夜增長,在專業藝術團體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民間文藝團體逐漸形成,在當前的群眾文化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文藝團體常年活躍在城鄉的各個角落,有的還把業務擴展到了周邊的兄弟縣市,他們的演出和活動彌補了當前專業團體的不足,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也對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民間文藝團體的形成
隨著現代藝術傳播工具的飛速發展,如網絡、媒體等,廣大人民群眾對各種表演藝術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專業的文藝團體因為經費的欠缺導致好演員好導演留不住,臨時組成的演員隊伍素質偏低,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由此讓專業的文藝團體失去了觀眾基礎和生存條件,慢慢的有一些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人開始組織具有共同愛好又具備一定文藝特長的愛好者聚在一起排練節目,自籌資金買來簡單的設備,組成一支支小型的文藝隊伍,之后開始在不同的場合進行文藝演出,由于其沒有專業團體的經濟負擔,演出活動又不受場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只要別人需要,不管天晴下雨、山高路遠,再苦再累他們都樂意去,這是專業文藝團體無法做到的,他們在自娛自樂的同時還獲得商業利潤,并以此作為團隊的激勵和日常開支,很多人家婚喪嫁娶也愿意請這樣的隊伍去演出,因為花不了多少錢,還能給左鄰右舍帶來歡樂,何樂而不為。
二、民間文藝團體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凡有婚喪喜慶之事,大多數人家都喜歡請民間文藝團體去表演一番,有最初簡單的吹拉彈唱到后來的歌舞、小品表演,許多隊伍都在不斷的進步,也慢慢走入老百姓的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演出團體,他們常游走于鄉村和社區之間,是農村基層群眾自娛自樂、開展文化活動的主體,已成為新農村文化產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但現在許多自建的文藝團體,大部分設備和演出道具簡單、簡陋,演出服裝混亂豈不規范,由于沒有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演出的資料大部分是抄襲和胡編亂造,表演的節目基本以模仿為主,表演差強人意,缺乏時代特色,更缺乏創新,重點是以娛樂搞笑、混時間找錢為主,演出內容不乏低俗與消極,沒有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作為首要任務,幾乎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不把這樣一些宣傳隊伍管理好,農村基層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陣地就容易偏離方向,給政府管理帶來難度和高成本。
三、民間文藝團體的社會影響
就金沙縣而言,各種自建文藝團體估計有200個左右,從業人員也在1000人以上,每場演出少則30到50人觀看,多則100到200人,如果我們能把需要宣傳的一些理論政策和政府的一些中心工作創編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作品,通過唱、讀、講、傳等宣傳形式,那宣傳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現在面臨的是,怎樣把這些民間團體改編成為有整治素質和藝術才能的隊伍,讓其擁有廣闊的展示空間,能讓政府放心的經營市場,成為人民群眾歡迎的演出團隊?我覺得可以這么做:
1、把這些業余團體看做是專業團體的萌芽,扶持和鼓勵有實力的業余團體進行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
2、由文化部門組織專業的采編人員,為民間業余文藝團體免費提供理論政策及健康有趣的劇本和宣傳資料,徹底杜絕低級庸俗的文藝節目和形式;
3、對有信心和一定能力的表演團體免費提供培訓和藝術指導,作為重點培訓和扶持團隊,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讓他們能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