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 2022 年“鄉村網紅”暨網絡創業 (直播)培訓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推動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有效開展,保障返鄉農民工再就業,進一步促進和加強鄉村人才振興和文化振興,助力鄉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視頻直播工作。畢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畢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畢節市財貿學校擬開展鄉村網紅培訓,以鄉(鎮、街道)文化站為主力,廣泛發掘、扶持、培育一批優秀鄉村網紅人才,引領鄉風文明建設,擴大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適用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的
通過新媒體應用培訓,開展“我的家鄉我代言”為主題網紅培育行動,孵化一批弘揚鄉風文明、宣傳地方文化旅游、助力地方農特產品走出去的鄉村網紅。加強畢節市中小企業主、農業企業主及相關人士對“網絡直播+帶貨帶崗+特色文化”營銷模式的應用,借助互聯網流量優勢,促進返鄉農民工再就業,推進畢節市農特產品及文旅市場體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承辦單位:市文化館、市財貿學校、畢節好活烏蒙云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各縣(市、區)文體廣電旅游局。
18—45 周歲,有“直播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返鄉農民工、畢業年度高校(含大專)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應屆初高中(含中專)畢業生、零就業家庭成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退役士兵、殘疾人等群體,男女不限,戶籍為畢節市或畢節市常住人口。需滿足以下標準:
(一)遵守法律法規,熱愛家鄉,身體健康,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高尚,熱愛創業培訓,具備基本初中學歷以上(網絡基礎知識及操作能力優先);
(二)熱愛短視頻拍攝或擁有三個月以上直播經驗,直播內容不限于產品、精神文化、教育、旅游風光、民風民俗等;
(三)具有創業動機或者有依托互聯網創業的具體可行的項目或希望已經創辦的企業互聯網化等人員優先;
(四)確保有全程參與培訓的時間,擁有相應特長,并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五)由各縣(市、區)從所轄鄉(鎮、街道)各選拔一名符合條件的鄉村網紅共 279 名、各縣(市、區)選派文化志愿者 2人共 16 名、熱愛網絡直播的自由職業者 25 人、自由媒體人 30名參加培訓,總人數合計 350 人,每班 35 人,共開設 10 個班。
四、培訓時間、周期、地點、交通及食宿
為保證培訓質量,方便授課老師統一指導和管理,培訓班在畢節市財貿學校集中開班。
(一)時間:第一批為:7 月 26 日—8 月 1 日(3 個班:105人),第二批為:8 月 4 日—8 月 10 日(3 個班:105 人),第三批為:8 月 13 日—8 月 19 日(4 個班:140 人)。
(二)周期:7 天/期(每班 35 人)
(三)地點:畢節財貿學校
(四)交通:學員來回交通費用自理,途中安全保障自負
(五)食宿:由畢節市財貿學校統一安排
五、補貼及培訓費用
該培訓項目參照網絡創業培訓標準執行,培訓補貼標準為1400 元/人,費用主要用于項目宣傳推廣、教師授課費、教學用具及耗材費用、場地租賃費用、培訓班茶歇費、資料整理費用、平臺等費用。非財政供養人員培訓經費由畢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相關規定,從培訓經費中據實列支、撥付。
六、培訓內容
培訓師資由承辦單位組織具有專業資質的主播、導師團隊進行授課。培訓內容分為“網絡傳媒運營 ”“網紅運營及培養”“主播培訓 ”以及“直播帶貨帶崗實踐”四大方向(課程安排見附件)。
七、培訓監管
由市文化館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開班審批,市文化館負責培訓過程監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抽查核實及資金監管(包括對培訓資金及培訓效果的監管)。
八、培訓方式
合理安排課時,理論與實操相結合。按照《網絡創業(直播版)》開展培訓,以課堂授課、動手模擬、知識問答、經驗分享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將培訓寓教于樂,提高學員學習興趣。培訓結束后,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培訓考核合格,頒發《網絡創業(直播)培訓合格證書》,綜合考核由畢節市人社局、畢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頒發結業證書并驗收培訓成果。
九、報名方式
(一)報名時間:2022 年 7 月 20 日截止。
(二)各鄉鎮推薦人選至縣(市、區)文化館,再由縣(市、區)文化館統一上報市文化館。
(三)報名聯系人:胡靜潔,電話:13639050859,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培訓課程安排表
2.培訓期間疫情防控要求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